在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之际,郓城县美术馆公众号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名家名作,让这些力作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提升群众思想觉悟、文明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草图
《遵义会议》草图
《遵义会议》草图
《遵义会议》草图
《遵义会议》草图
《遵义会议》草图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作了重要发言,批评了王明的“左”倾领导及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根据战场形势,中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任,并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出席遵义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朱德、陈云,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红军总部及一、三、九军团的领导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军事顾问李德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共20人。
遵义会议主要作出四项决定:1.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2.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是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常委进行了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遵义会议结束后的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
参加遵义会议的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博古是总负责人,位于主席台,周恩来、毛泽东在他的旁边,王稼祥当时生病了,躺在一把躺椅上,李德正坐在门口生气……
沈尧伊笔下每个人的姿态、位置都有历史根据,草图得到了杨尚昆、武修权两人的审查认可,认为环境、人物及他们之间的组合都是合理的。油画《遵义会议》被称为第一幅全面、真实、深刻地表现遵义会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革命历史画,收藏进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对沈尧伊而言,这是他在油画艺术上更深一步的探索。
作者简介
沈尧伊,1943年10月生于上海,浙江镇海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李桦插图工作室。先后在天津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任教。现为教授、博士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部1992年优秀专家,国家人事部1999年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郓城县美术馆位于菏泽市郓城县廪丘路中段郓城县文化体育中心,分设策展部、展览部、典藏部、创作部、群文(公教)部等科室,旨在提升全县书画爱好者的艺术欣赏水平,壮大书画艺术创作队伍,发展我县美术事业。